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科研管理

科研项目

当前位置: 首 页 >> 科研管理 >> 科研项目 >> 正文

教育部课题VS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二者异同及对比分析(收藏备用!)

发布日期:2025-03-21    作者:学术进修课堂     来源: 学术进修课堂    点击:

● 课题申报流程详解 ●

课题申报目的是让研究课题得到评审部门的认可,进而批准立项,获得技术指导和经费资助,因此熟悉课题申报流程对研究者来说很重要。以下是小编对课题申报的基本流程简单介绍,仅供参考。
一、申报课题的途径
1、接到学校或组织的课题申报通知,第一时间参与报名,每年一次机会。
2、关注、手机征服部门网站信息(发改委、科委、经信委、商委等)。
国家级到区县级都要关注,做成信息简报(报考网站、发布日、链接、截止日期),这样做的目的有利于我们随时了解信息,以及提前为申报工作做提前计划。
二、课题申报的基本流程如下
1、接课题申报通知,领取课题立项申请书,策划课题名称;
2、填写课题立项申请书,上交单位签字专家审核;
3、下发立项通知书后组织课题开题研究;
4、课题成员开展调查讨论,邀请专家指导;
5、填写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申请结题;
6、撰写结题总报告,并发表相关的成果(论文、著作等);
7、专家鉴定后结题颁发证书,并网上公示。
三、承担课题的级别选择
选好研究课题,进入课题申报时,首先要对研究课题准备申报哪一级别进行选择。目前,国家、省、地(市)、县(区)均设有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负责该级课题的评审和管理。国家、省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大多分重点课题、规划课题和青年专项课题,地(市)、县(区)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也大多分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而且大多数学校建有教科室,也应分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因此,课题研究承担者在申报研究课题时,应根据课题的价值和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选择相应的级别。申报哪一级课题,就向该级课题评审机构办公室索取申报书。
1、填写《课题申报书》
填写课题立项评审机构印发的《课题申报书》是课题申报的主要程序之一。课题立项评审机构主要根据《课题申报书》的各项内容来确定该课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然后确定是否给予立项。因此,认真、规范、科学地填写《课题申报书》是进行课题申报的一项重要工作。
《课题申报书》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名称
课题的名称应根据研究的目的,选定一个能使别人在大致了解,并能给人留下印象的表述,而且其名称表述能反映出研究的范围、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法。
(2)负责人基本情况
课题负责人是课题研究成员中的核心,他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研究态度将直接影响到课题研究能否保质、按时地完成。所以在填写《课题申报书》时,对课题负责人的工作责任心,职务职称、学历,研究的代表成果,已完成或还在进行的有关相应的研究作一些介绍。
(3)课题主要成员基本情况
主要是简单地介绍其他课题研究成员的职称、代表性成果和专长,并对各阶段的各项任务进行合理分工,以确保研究任务能如期完成。
(4)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申报书》中的课题研究计划是申报书的核心部分。叙述研究计划的文字要简练,要高度概括地写出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意义、方法、现状、预期成果等。
❶研究目的与意义 主要是简单叙述为什么要进行这一研究,并简要说明研究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和发展价值。
❷研究背景分析 主要是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已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概述。
❸研究内容及方法 包括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变量进行界定:把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小问题,对具体的研究问题所采取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进行说明。
❹研究步骤与实施计划 包括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所需的时间、主要的研究任务和预期达到的阶段研究成果。
❺研究目标及预期的突破点。
❻规划完成时间 规划课题完成的时间,可以督促研究者自己能集中精力完成研究任务。但课题完成的时间安排不能太仓促,一般要安排课题结题的时间,要留有一定的时间整理材料,形成论文或研究报告等。
❼预期成果形式 预期成果可以是研究论文、研究报告、教学仪器、教学软件等。
(5)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意见和信誉保证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单位领导应实事求是地就课题申报人的政治表现、研究能力、学术水平等主观条件签署具体的意见,并就落实研究所需人力、经费、物力、时间等客观条件签署具体意见。
四、《课题申报书》的递交
(1)专家鉴定、推荐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后,申报书还要由同行、专家鉴定、推荐,由推荐人介绍研究人员的理论素质、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研究所需要的客观条件,并说明研究预期成果达到的可能性。
(2)寄交课题立项评审机构
课题申报人应在课题立项评审机构规定的课题申报截止时间内,把按要求填写好了的《课题申报书》寄交相应的课题立项评审机构,并按规定缴纳课题评审费。
五、办理课题都有哪几种模式?
1、【独立申报】就是由作者本人独立承担课题,课题名称一般由主管部门按申报人学科专业进行分配,也可以由作者自拟,由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2、【课题组申报】组建课题组,一般由主持人进行召集、培训、申报及科研任务分配;课题成员的人选和排序由主持人自行决定,我们也可推荐成员。
3、【申报主持人】就是作者自己申报一个课题,担当主持人,课题组成员由我们添加,组建一个课题组。课题名称由主持人自己决定;课题选定与独立申报相同。
4、【课题挂名】就是加入其他课题组。加入课题可以是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校,可以跨省跨县区;可以参加申报立项,也可以参加已经立项尚未未结题的课题;课题名称一般由主管部门按申报人学科专业进行分配,也可以由作者自拟,由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六、课题申报周期大概多久?
课题从立项到结题的时间跨度一般1-2年;如果课题组先前已经研究过类似的课题,并且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的,经课题主管主办部门考察同意后,可以申请提前结题;另外,如果主管部门有特殊要求,或者研究需要,可以缩短或延长在研时间,例如,这次“新冠疫情与教育”课题,一般时间跨度为3-12个月,目的在于时间紧,任务重,早出成果早应用。
七、课题材料都包括哪些?

课题申报办结后,课题组所有成员的材料和证书是一样的,主要包括:①课题申请书、②课题文件、③立项通知书、④课题结题报告书、⑤课题鉴定书、⑥结题证书、⑦课题成果获奖证书、⑧获奖证书等。

● 教育部人文社科与国社科对比分析 ●

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是备受关注的两大申报渠道。很多老师常常陷入两者之间的选择困境:究竟该申报哪一个?哪类人更适合教育部项目呢?在这个问题上,了解申报要求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做出明智决策至关重要。

然而,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的申报种类、项目资助额度、申报条件等信息常常让人感到混淆。因此,本文旨在对这两者进行清晰对比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与优劣,并为大家讲解哪类人更适合申报教育部项目。
01 课题指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课题指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没有课题指南。这意味着老师们在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时,在选题环节会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

图片

02 项目申报种类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国家级项目,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属于省部级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是教育部面向全国普通高校设立的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总称,它包含以下几种,第一个是重大课题的攻关项目,第二个是基地的重大项目,第三个则是一般项目。
所谓的一般项目,就是说很多科研小白、青椒都可以申报的这些项目,都属于一般项目或者是青年项目。所以说很多重大项目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可能需要一些“咖位”比较重的、研究基础也非常丰富的专家或者是老师来申报。

图片

国家社科的“西部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的“西部和边疆项目、新疆项目、西藏项目”在申报时无需单独写出来,只是在评审结果中单独划线。
03 项目资助额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目前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包括西部项目)是20-22万元,后期资助项目额度与此相同,重点项目35万元。
202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目前规划项目10万元,青年项目8万元。
图片

图源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图片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自筹经费项目”经费由申请者从校外有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自筹,自筹经费不低于8万元,申报时要有经费到账证明。
国社科后期资助和教育部后期资助的7大区别:
图片

图源涓流泱瀼

04 申报条件

类型
国家社科
教育部项目
申报单位的范围
高校、社科院、党校、军队、党政机关及其他
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申报人的要求
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的在编在岗教师
青年项目
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年龄不得超过35 周岁
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的在编在岗教师,年龄不超过 40 周岁

国家社科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国家社科项目,在站博士后人员可以申请,其中在职博士后可以从所在工作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全脱产博士后从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请。
教育部项目所在博士后流动站高校出具同意申报并承诺进行管理的证明,可以申报。
国家社科&教育部项目课题组成员的年龄、职称、职务、国籍没有限制。
高校系统外的人不能作为负责人申报教育部项目,但可以作为成员参与项目。对于项目组成员,国家社科和教育部项目都提到了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国家社科项目,同一个人每年只能参与两项课题,如果某人当年申报了国家社科也不能参与您的课题,所以您一定要确认好课题组成员在当年没有申报,参与的课题也不能超过2项。
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年内因各种原因被终止者,五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
(4)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人;
(5)连续两年(指2022、2023年度)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
05 哪五类人更适合教育部项目
第一类人选题比较小众
国家社科更适合报一些更大众化、更一般化的选题。
第二类人弱决策
相对于国家社科来说,教育部的选题能够容纳一些弱决策的选题,国家社科是比较倾向于强决策属性。当然,这是一般原则。
第三类人平台低
如果你的学校不是很好的学校的话,选择报教育部项目相对来说更好,尤其你又没有名牌学校的背景,那么报国家社科到了第二轮会评的时候,优势就会更小一些。
第四类人海归派
如果你是从海外留学回来,或者是香港、澳门和台湾这些地区的某些学校回来的话,相对来说更适合教育部项目,因为你们在海外所接受的教育背景对于国内社科系统话语是不太熟悉的,尤其是对于社科系统的用词和体系都不太了解。等将来适应国内社科系统的话语的时候,可以再慢慢尝试申报国家社科。
第五类人强学科属性
也就是说你的选题更强调学科性,尤其是一些对学科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对于国家大政方针可能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强的意义的话,这种选题也更适合教育部。